中华经典 | 孟浩然《春晓》(郦波)
【往期选链】
“中华经典资源库”是一个展现、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,是教育部、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的重要精神,实施《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2-2020年)》启动的重大项目。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、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,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,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,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。
春晓
孟浩然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讲解专家:郦波(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)、
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孟浩然的名作《春晓》。
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这首诗非常简单,而且浑然天成。
这首诗最关键的不是“晓”?
第一句“春眠不觉晓”,因为题目是《春晓》,所以大家都把这个关注点放在这个“晓”字上,其实也不错。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反而是“不觉”,当然“不觉”和“晓”也有关系。由于题目叫《春晓》,所以我们一般把这个“晓”解释为拂晓,即早晨的意思。而由这个明亮之义又引申出另一个意思来,即拂晓、早晨这是名词的意思,它的引申义是动词,就变成了明白、明了、知道、觉晓、察觉,所以“不觉”也可以说成是不晓,如此就变成了春晓不晓,有点绕口。这其实是说春晓的时候——在春天的早晨未察觉到早晨已经到来了,这个“不觉”的状态也就是不晓的状态,反倒是春晓中最关键的,因为这是人最本真的自然状态,人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地觉醒,这是一种很懵懂、甚至很朦胧的状态,所以就这第一句诗,它可以归入朦胧诗。
若未醒过来何以会“处处闻啼鸟”?
有人以为若未醒过来何以会“处处闻啼鸟”,其实这反倒印证了诗人还在将醒而未全醒、在那个本能的意识中破晓而出的一点思觉的萌芽的状态中,所以这是一种最本真的状态,是一种非常朦胧的状态,也是一种非常天然的状态。其实人也是自然之一,春天的早晨万物刚刚苏醒,透露着一点点生机盎然的气息,但还未全然表露出来,人也是这样,自然也是这样,所以妙就妙在这种朦胧的状态中。
他为何关心“花落知多少”?
但是紧接着人醒了之后,在一段朦胧的状态中思维开始变得活跃,这时候诗人可能还未起床——事实上他也不可能,因为他还在感受处处闻啼鸟这种春晓的状态中,所以紧接着他的思绪开始变得活跃,这时候他作为一个人的意识、主体意识开始完全觉醒了,如果前几句还在觉与不觉之间、晓与不晓之间的话,到这个时候诗人他就完全进入了主动思维的状态,他意识到一个问题,“夜来风雨声”——昨天晚上是有风雨的。当然可能有风雨的时候他还没睡着,也可能他睡着的时候被风雨惊醒,也可能他没有完全惊醒、但是凭着本能的感觉感受到山中的风雨,而诗人的情绪因为这一点的感知突然指向一个他所关心的、他所在乎的、他所留意的一个对象,那就是“花落知多少”。
由此,前面的“不觉”其实也是一种知晓,而这个地方的“知多少”就是主动地想了解了,诗人的情绪完全调动了起来,他开始产生了疑问,他开始要追寻、追寻一个结果。而当人试着去追寻一个结果、探知一个问题的时候,他的思维是最活跃,也是最生动,也是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时候。他的大脑中就像外面山中的世界一样,同样充满了生机,充满了春趣,充满了活力,所以这样的一首诗从本人的苏醒到问题的提出,到强烈的主动思维,到一片生机盎然的思想状态,这就和外面的自然完全地吻合了起来。
除了“花落知多少”的叹息,你还看到啥?
因为是春晓,天刚刚破晓,而昨夜又有一夜风雨,风雨过后,虽然有花落,但还有新的种子、新的花朵绽开,大自然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,所以山中的人与这片山、与这个季节、与这个天地就完全融会贯通在一起,这样一来,这样的春晓,不只是自然的春晓,也是生命的春晓。是一切的春晓。所以从小小的一个心理活动到宏大的自然背景,甚至到生命、到存在,我们看到生命本身的意义与活力,看到一片的生机盎然。一般人只看到“花落知多少”的叹息,其实我倒从这一句里头解出一片活泼泼的生机来。
孟浩然为何有这样的观感?
那么,孟浩然为何能通过这样的一首小诗把人的心理活动、思想活动、以及自然情趣完全融会贯通在一起呢,《春晓》这首诗其实是孟浩然当年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,鹿门山就在湖北襄阳附近。
据清代同治年间的《襄阳县志》记载,鹿门山最初的出名和汉光武帝刘秀有关。话说有一次汉光武帝刘秀和习郁正好在这附近游玩,当天晚上刘秀就做了一个梦,梦到鹿门山的山神来见他。而鹿门山的山神是两只梅花鹿,即两只梅花鹿来见汉关武帝刘秀。刘秀第二天醒来之后——山神来见他,他就很激动——他跟习郁说我离开之后你要立个祠堂在山上,然后来祭祀、供奉山神。因为刘秀交代了一下,习郁在皇帝走后就立祠于山,在夹道口刻了两个石鹿。而由于刻了两只石鹿在夹道口,老百姓就把立祠祭祀的庙叫作鹿门庙,之后整座山就被叫成了鹿门山。
本来此山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,但是到了三国时期,当时有位大名士叫庞德公,非常有名,刘表数次邀请他出山,这就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一样,诸葛亮最后被刘备感动了,但是庞德公就没被刘表感动,大概刘表不懂如何三顾茅庐。所以庞德公后来就携妻栖隐鹿门之中,就在鹿门山里隐居了,而且一直没有出来。故由于他既是大名士,又不为权势所动,所以当时大家就称颂庞德公的品格,还在山上建了一所庞公祠。
因为庞公的这种隐逸思想,后来孟浩然效法前贤,也跑到鹿门山上归隐了,直至后来又有皮日休也学孟浩然、学庞德公,也在这隐居。所以唐代以后就有一种说法,叫“鹿门高士傲帝王”——鹿门山里隐居的是真正的隐者,这些人即便是帝王也请不动。但孟浩然其实天然就是个隐者,且看他到后来即使有机会出来做官,比如当时襄州的刺史就邀请孟浩然出来做官,还跟他约好了日子,要向朝廷推荐他,结果孟浩然因为和朋友聚会错过了和韩朝宗约会的日期,结果弄得韩朝宗不很高兴,而这个入仕途的机会也就断送了。
除非他是自己特别不在乎,除非他是根本无意于仕机,否则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会错过了约期呢,后来张九龄又到襄州来任官,张九龄是大名士,和孟浩然惺惺相惜,后来一力把孟浩然邀请出来入张九龄的幕府,但是也只做了几天,孟浩然后来又以其他的原因推辞、辞官不做,所以这是一个真正的隐者。故而从古至今,就隐逸思想而言,当时的人、后代的人对他佩服得是五体投地。李白是孟浩然的好朋友,写了一首特别有名的《赠孟浩然》,可谓是孟浩然的盖棺定论。
这首诗里有言: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。”尤其是最后两句,高山仰之——“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”。所以不论是同时代的诗人,还是后来的诗人,对孟浩然,尤其他的诗格与人格、诗品与人品敬佩有加,连李白都佩服到如此地步。这原因在于李白的诗写得肯定不比孟浩然的差,但问题是李白虽然不参加科举考试,却跑到终南山隐居,不过他的隐居是个噱头——隐居也就罢了,还开个新闻发布会,告诉天下我要隐居了,引起皇帝的注意,请他来出山,这即所谓的终南捷径。而孟浩然隐居就是真的隐居,只有真的隐于山中才能写出这种真正的人生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《春晓》之作,所以闻一多先生评价孟浩然,说他浩然原是为隐居而隐居,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,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的,这是和陶渊明一样,真正的、彻底的、清澈的隐者。所以李白称颂他“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”。杜甫则礼赞他说“清诗句句尽堪传”,即称他写的每一句诗都是可以永恒不朽的,这是因为孟浩然的诗都是发自本真、发自天然,本色当行的诗作。
还有谁具有和孟浩然相似的心态?
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这首《春晓》: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”。这是一个三十多岁、快接近中年的人在山中隐居的时候写的,还那么天然、那么浑然天成,我们来拿它对比一下另一个少女,刚刚春日醒后写的一首词,即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,也是这个状态下: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!”
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,大概才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,确是天才。她刚醒来也是在醉中——还未消残酒的余醉之中,孟浩然刚醒来的时候是意识未完全觉醒的、不觉的本能状态中,而李清照刚醒的时候是醉意未全消的这种朦胧状态中,虽然都未完全清醒,孟浩然是随着思绪自然地发出向前,而李清照心里却有一块心病。
何以有一块心病,大概她昨天晚上之所以对着雨疏风骤不停地饮酒,就是在可怜、甚至在惋惜雨中的海棠花,所以她还未完全清醒的时候心里头一道残念就唤醒了她,立刻就“试问卷帘人”,问的可能是小丫鬟、侍女。她刚醒来,因为心中还留着昨夜的残念,所以立刻就要问,问的内容不用明说,看回答就知道了,小丫头“却道海棠依旧”,一个“却”字非常好,点出和李清照心中所想完全不同,也由此引出最精彩的最后一句,小丫头回海棠花无事,跟往常一样。李清照这时候才刚醒,却摇摇头,对得到的回答予以否决:“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”。
昨夜一夜雨疏风骤,流水落花春去也,“雨疏”——雨点敲落还可经受,“风骤”——风比较大则恐难捱过,另外“雨疏风骤”还包含风雨时大时小的变化的情况,这时候海棠花叶肯定是没有问题的,经过雨水的滋润它一定早晨变得越加地饱满,这叫“绿肥”,而海棠的花瓣却经不起风吹雨打,在一夜的雨疏风骤中一定花瓣飘零,所以她说这时候叫“红瘦”,“红瘦”是流水落花春去也。
所以你看李清照刚醒也是一片活泼泼的生机,但是和孟浩然不一样,一个是年近中年的隐者,一个是春光灿烂的少女,一个的思维那么朦胧而隐约再转而清晰,另一个的思维上来就是非常清楚的,就是直接奔着一个问题去的,当然两者都是非常天然,都是那么具有自然的生命的生机的。但是李清照在少女时期有这样的心态,有这样的春晓初醒时生机盎然的提问是非常自然的,而孟浩然时近中年的时候在山中隐居还能写出如此天然活泼的《春晓》,是非常难得的。
杜甫说孟浩然“清诗句句尽堪传”,所谓“清诗句句”,正是指不论世事沧桑、现实变化,他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。由此,孟浩然在当时虽然仕途上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,可是他的诗作在当时极负盛名,死后不到十年,他的诗集就两经编订,并送至秘府保存。最后我们回头再来看一下《春晓》的语言,它的意境浑然天成,它的语言平易浅近,一点都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,而言浅意浓,景真情真,就像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彻,让人读之如饮甘醇,不觉而自醉。
【收听】